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气象概况 > 气象年鉴
潮州市2014年气象年鉴
字体【 】  日期:2015-7-20  发布人:黄铠凯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气候特点】

温度:平均气温22.0,比历年平均值低0.2。年极端最高气温38.2,出现于722日和81,日极端最高气温≥35天数35。年极端最低气温3.4,出现于123,日极端最低气温5天数9天。

日照:年日照时数正常,年日照总时数2022.6小时,比历年同期多8.1小时。 1789月份偏多,其中1月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多72.7小时,偏多近5成;3561112月偏少,其中5月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近4成。

雨量: 年雨量偏少,年雨量1497.7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228.3毫米。全年降水明显偏多有35612月,明显偏少月份有1247891011月。2014年日最大降水量167.9毫米,出现于616。暴雨日5天,比历年平均偏少2.1天。

【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

1、台风及暴雨:

5月:受西南暖湿气流和高空槽共同影响,22日我市出现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228时至238时,全市平均雨量41.1毫米,有18个自动站录得50毫米以上降水,最大降水出现在潮安文祠镇,录得139.6毫米(1635分到17351小时降水量达100.1mm)。由于近期降水频繁,土壤含水量大,造成我市饶平县部分地方地区内涝积水、房屋受浸倒塌,个别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崩塌。据三防办统计,饶平县直接经济损失65万元,受灾人口0.13万人,倒塌房屋5间、损坏房屋34间,紧急转移安置138人。

6月:(1)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6408时到6508日我市普降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最大降水出现在饶洋镇,为149.9毫米。全市2618人受灾,累计直接经济损失63.7万元。饶洋镇倒塌房屋1间、受浸房屋465间,因灾影响1589人,受浸农作物1200多亩。饶洋和建饶两镇共转移安置群众3071029人。

2)今年第7号台风海贝思”614日下午在南海东北部海面生成,生成后缓慢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有所加强,于151650分登陆汕头市濠江区沿海地区,受海贝思影响,15日白天到夜间我市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1508时到1608时全市平均降雨量152毫米,44个气象站超过100毫米,4个气象站超过250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饶平县新圩镇新楼站,达288.5毫米;饶平沿海陆地出现风力67级,阵风9级,44个气象站阵风6级以上,过程极大风出现在饶平县海山镇,达23.7/秒。我市发生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房屋倒塌、损坏,工矿企业停产,农作物受损,网箱损毁、鱼塘受淹,山体滑坡,水利、交通、通讯、电力设施受损。受灾较严重的有饶平县所成、汫洲、建饶、联饶和潮安区文祠、凤凰以及湘桥区磷溪等镇。全市有4个县(区)47个镇(街道)6.245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50间,紧急转移人口5237人,公路中断16条次,供电、通讯线路中断14条次,停产工矿企业239个;农作物受灾11.9533千公顷,水产养殖损失0.9167千公顷;堤围决口5150米,损坏423110米,损坏护岸3处,损坏水闸2座,冲毁塘坝1座,损坏灌溉设施107处,损坏机电泵站6座、水电站2座,山体滑坡7处。直接经济总损失2.3541亿元。

  (3)受西南气流和地面低槽影响,618日下午我市饶平县中北部山区出现短时强降水,1808时到1908时,6个自动站出现暴雨降水,最大降水出现在饶平县饶洋镇,为86.1毫米。短时强降水造成饶平县樟溪、饶洋、上饶三镇部分地区受灾。樟溪镇靑岚村受浸严重,上饶部分镇区出现内涝;马山湖水电站、九州桥水电站厂房进水受浸;青岚地质公园、柘林村发生山体滑坡。截止1815时,饶平有三个镇0.7万人受灾,紧急安置150人,受浸房屋60多间,公路中断3条次,桥基受损2处,桥墩冲垮2处;农作物受灾0.108千公顷,水产养殖损失0.01千公顷;损坏灌溉设施11处,水电站2座;山体滑坡3处。直接经济损失549.3万元,其中水利设施损失286.8万元。

2、强对流

  5月:潮州市湘桥区意溪镇2217时前后出现龙卷风。经过我局现场调查,受影响的区域在一条乡村公路旁,面积大约有0.3km×3km,造成一些树木折倒,农作物受损,房屋倒塌。据民政局统计:受灾人口348人,轻伤1人,农作物受损33公顷,成灾13公顷,房屋倒塌27间,严重受损116间,经济损失600万,其中农业损失230万,家庭损失370万。

3、干旱

  7-12月:今年下半年我市降水量为348.1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52%左右。全年降水量偏少12%左右,总体降水偏少并不特别明显,但时间分布严重不均,前汛期降水偏多,但进入后汛期后,副热带高压持续加强控制粤东地区,加上热带气旋生成影响的个数均比历年明显偏少,造成降水明显偏少,7891011月降水均偏少6成以上,气象上评定为重度干旱。据市三防办统计,截至12月,水利工程蓄水总量1.8162亿立方米,同比减少38%,全市作物受旱面积10.42千公顷,旱地缺墒面积0.55千公顷,因旱饮水困难240人,水库干涸5座,机电井出水不足17眼。

4、低温寒害

  1月:1月共有5天日最低气温≤5℃823日期间受不断补充冷空气影响,气温持续偏低,山区有冰冻,平原有霜冻;

  2月:本月共有2天出现日最低气温≤5℃821日期间不断受冷空气影响,气温持续偏低,山区有冰冻,平原有霜冻;815日出现持续日平均气温≤12℃的低温阴雨天气,低温阴雨评定为中度;

  12: 本月共有2天出现日最低气温≤5℃17-18日、22日,受冷空气影响,我市北部山区出现霜冻。

5、高温

7月:本月受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影响,我市出现14≥35℃高温天气,22日出现最高温度38.2℃

8月:本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我市出现10≥35℃高温天气,1日出现月最高温度38.2℃

9月:本月受副高和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影响,我市出现11≥35℃高温天气,其中19日出现月最高温度37.1℃

 

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一是成立市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2014年潮州市、饶平县相继成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负责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工作;建立和拓展畅通有效的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于传播渠道;完成市县政府和广东省bet5365亚洲版交办的其他各项任务。市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的成立,进一步加强预防和减少气象灾害突发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是建立健全部门合作联动机制。市、县两级气象部门先后成为三防指挥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和安委会、应急委、减灾委重要成员单位。市县气象局长任当地三防指挥部副总指挥。

与潮州海事局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提高水上交通气象灾害预警预防能力,集聚部门资源,形成海上防灾减灾合力,共同服务于我市的海洋经济发展。

与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防雷装置与建筑主体三同时的通知》,要求全市防雷装置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使用,双方将在建设工程审图和验收等方面共同做好防雷减灾工作。

与潮州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转发进一步加强三防气象水文合作共建和资源共享的通知》(潮府防〔201412号),《通知》对潮州市乡镇(街道)气象服务站建设进行具体的安排和部署。目前,已建立乡镇(社区)气象服务站52个。

与市教育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教育系统应对台风暴雨停课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两部门通过走入公办民办中小学校、报纸、电视等方式进行宣传,确保将细则落实到位。

三是潮州市气象现代化基础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饶平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平台已实现与省级预警发布平台互联互通、监控在线。市县两级的国家级新型自动站已于10月下旬完成建设,新型自动站增加了新的探测设备,对仪器进行重新布局,建设地面综合气象观测的硬件集成系统,整体充分考虑了业务运行的稳定性,针对单个气象要素采用多传感器进行探测,大大降低了探测设备故障的发生率,提高观测业务现代化水平。

四是推进新媒体建设,切实拓宽气象信息传播渠道。今年来,“潮州气象”微信微博不断发展,除了每天的气象预报、24小时天气预报、短临预报、气象预警信息外,微信端还添加了图文信息的推送、海岛港口和高速路口的天气预报,并开通“我的天气”栏目,市民可以随时查询气温、日雨量、风速风向、建筑物防雷设施、旅游区天气等,受到了市民的好评,用户数量迅增。

 

推进潮州气象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提高对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认识。93日,bet5365亚洲版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广东省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部署会议”及“2014年全省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会议精神,要求全市气象部门干部职工要认识到气象改革的必要性,积极思考提出潮州市气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细则。

二是副市长调研气象工作。930日,潮州市分管副市长郑锦鹏在陈斌副秘书长的陪同下到bet5365亚洲版调研指导气象工作。郑锦鹏代表市政府肯定了潮州市气象部门在农业、民生、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巨大贡献,并要求,一要高度重视抓住气象现代化建设契机将饶平县气象预警中心建设成粤东领先的气象平台;二要做好乡镇服务站挂牌和建设工作;三是潮州、饶平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要尽快筹备建设,人员到位,早日运行;四要提早制订冬季人工增雨预案,预防冬旱;五是政府将出面协调解决各部门资源共享问题,做到全市一盘棋;六要加快市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设进度;七是借势发展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气象体制改革的要求,制订实施细则,全面发展潮州气象事业。

三是市政府常务会议传达会议精神。1017日,潮州市政府2014年第10次常务会议传达了广东省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包括会议概况、会议背景和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省委马兴瑞副书记、省政府邓海光副省长讲话主要精神,介绍了《广东省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内容,要求要高度重视气象事业,尽快出台潮州市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细则。

四是市政府出台《潮州市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细则》1126日,潮州市人民政府出台《潮州市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细则》(潮府函〔2014311号),自201411月起开始实施。

该《细则》主要共有5大类18分项45项具体任务,分两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为2014 9月至201512月,重点完成25项(其中9项在2014年底前完成)与潮州市气象现代化相适应的基础性体制机制改革措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第二阶段为20161月至201812月,重点完成20项巩固发展成果的改革措施,形成与潮州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气象管理体制。

《细则》明确把气象管理体制改革纳入潮州市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盘子,由市气象局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统筹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协调重大问题,组织开展督查检查。

 

全力以赴做好防灾减灾和预报服务

一是制定详细方案,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市委、市政府等决策部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指挥生产、组织防灾减灾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科学决策所提供的多轨道气象信息服务。遵循准确、及时、主动、科学、高效原则,认真分析党、政领导和决策部门的需求,及时制作和提供针对性强、质量高的气象服务产品。

为做好2014年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有效地组织、协调市气象局各业务单位及时制作和提供决策气象服务信息产品,明确各单位的职责任务,规范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流程,确保决策气象服务的质量,制定bet5365亚洲版2014年度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内容包括重大灾害警钟、各时期服务重点、灾害性天气造成的主要影响、服务方式、对策以及重点服务单位等,并明确相关工作职责任务。规范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流程,改进决策气象服务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综合性和时效性。

二是做好节假日和大型活动专题气象保障服务。2014年初启动春运气象服务,发布总体趋势和每周天气预报;做好市“两会”期间的气象服务工作;为2014南国书香节暨第八届“书香潮州”全民读书节提供优质气象服务工作。主动与各相关部门沟通,根据需求主动开展各种专题气象服务,多举措做好高考、中考及节假日的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三是做好台风、突发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服务。3月强对流天气过程、5月和6月“龙舟水”、台风“海贝思”、“威马逊”等重大天气过程中,潮州气象部门严密监测、准确预报、科学预警、周到服务,做到了“预测早、预报准、预警快”,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人员伤亡,气象服务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

热带风暴“海贝思”过程中,市气象局值班预报员实时跟踪“海贝思”动态,及时更新“海贝思”位置、路径、影响情况等,及时发布本地的各种预警信号;精心组织专家会商,与省气象台进行加密会商,做好决策气象服务,及时准确发布防台风消息,电视台滚动播放台风最新动态,提醒市民尽量减少外出,做好防护措施,提高避险避灾意识。同时与国土资源局联合发布潮州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三级,三防等相关单位根据我局发布的台风消息和防风建议,及时部署防御措施,为切实加强对海域安全、城区防涝、防御山洪地质灾害等重点区域的安全防范提供信息保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扎实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岗位培训,加强标准化作业设施和作业队伍建设,制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计划,推进人工影响天气组织管理、协调指挥、安全监管等体制机制建设。

下半年以来,我市降水严重偏少,比同期偏少6成。为有效应对旱情,在市委、市政府部署下,市气象部门积极行动,开展人工增雨筹备会,提前做好人工影响天气的各项准备工作。11月底至12月初,bet5365亚洲版多次抓住有利人工增雨作业的气象条件,在汕头空军航管部、广东省人影中心及地方有关部门配合支持下,在潮安区凤凰镇、饶平县汤溪镇实施人工增雨作业近10次。其中1127日夜间到28日白天我市北部山区普遍出现中雨以上降水,最大的饶平县上饶镇达54.6毫米;123日夜间至410时全市大部出现中雨以上降水,最大降水出现在潮安区凤凰镇,达30.7毫米。净化了大气环境,为缓解冬旱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五是大力推进为农气象服务工作。与农业部门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由农业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直通式气象服务对象,并纳入气象服务用户数据库,通过手机短信、显示屏、网络微信等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气象服务,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理安排生产,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提升生产经营效益。

 

履行防雷安全社会管理职责

一是市委市政府将防雷减灾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3月份市安委会将“气象防雷”纳入潮州市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49日,潮州市人民政府与各县区政府、枫溪区管委会签订的《潮州市安全生产责任书》中,将防雷减灾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责任书明确将“强化重大危险源和极端天气(雷电)安全生产防范应对,加强对防雷安全生产的监管工作,落实防雷工程与建筑主体‘三同时’制度,确保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防雷安全工作” 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

二是做好防雷安全社会管理。市局执法办全力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和宣传工作、行政许可防雷装置设计核准、防雷装置竣工验收、雷电灾害的调查和上报,履行气象管理职能和安全管理,为促进防雷的社会依法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撑。

加强排查整治全市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区域(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防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有效预防和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同时积极与安监局、市公安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部门开展防雷安全大检查,有效推动了气象依法行政工作,开展防雷工程和建筑主体“三同时”联合检查,20147月开展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区域防雷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从源头上杜绝防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925日,省气象局、省消防局、省安全监督局组成的联合督查组莅潮开展气象灾害防御暨防雷安全设施“三同时”专项执法检查省级联合复查。

分享到: